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信访信箱 |联系我们

工作动态

More+
【三下乡系列】文博展映峥嵘史 非遗赓续匠人心——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团走进德阳中江(三)
发稿时间:2025-07-08 23:17:46 发稿人:黄万金、张婉婷、万雨娇

本网讯(文/黄万金、图/张婉婷、万雨娇)为推动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,7月8日,乐山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“三下乡”实践团走进德阳市中江县,先后探访中江县博物馆与八宝油糕非遗传承作坊,在历史文物与传统技艺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。

undefined

实践团首站来到中江县博物馆,在“红色中江”专题展区深入了解地方革命史。馆内陈列的红军长征过境时留下的标语拓片、黄继光烈士生前使用的军用水壶、抗美援朝时期群众支前的土布围裙等文物,生动再现了中江作为川西北革命老区的奋斗历程。除了珍贵的革命文物,展区还融入了中江民间文化与红色精神交融的鲜活印记——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江仓山大乐的鼓谱手稿,曾在庆祝解放等重大场合奏响激昂乐章;民间剪纸艺人以革命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系列作品,将《黄继光舍身堵枪眼》等英雄事迹化作跃然纸上的艺术;还有川剧坐唱老艺人口口相传的革命题材剧目唱本,让红色故事随着悠扬唱腔浸润百姓心田。

undefined

此外,实践团还探访了德阳市非遗项目“中江八宝油糕”作坊。在传统作坊,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简师傅交流,了解到这道小吃以八种原料精制,经十余道工序制成,承载着中江人百年味觉记忆。简师傅坚守传统步骤的态度,让成员们体会到非遗的匠心与红色文化“坚守初心”的呼应。

undefined

此次活动以革命文物为基石、非遗技艺为载体,奏响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强音。实践团成员通过近距离感悟黄继光烈士遗物、聆听非遗作品背后的故事,深刻体会到红色精神早已融入民间艺术的肌理,化作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。未来,团队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,运用数字化技术深度挖掘红色文物内涵,以全景影像记录非遗中的红色印记,打造“红色基因+非遗传承”的创新传播矩阵,让中江的革命故事与匠心技艺跨越时空,在青年力量的推动下迸发出更耀眼的时代光芒。

Copyright © 2018 乐山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联系电话: 0833-22763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