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文图/李敏)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乐山师范学院课堂教学创新行动实施方案》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领域课堂革命,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2月27日召开课堂教学创新专题研讨会。会议由学院分管教学教师李敏教授主持,各教研室主任、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,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。
会议伊始,李敏传达了学校关于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总体要求,强调要以“创新驱动、技术赋能、学生为本”为核心,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,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壁垒,构建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智慧课堂新生态。她指出各专业需紧密结合学科特色,探索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创新课堂范式。
研讨环节,各教研室主任结合专业特点,围绕“课程设计创新”“教学方法革新”“评价体系重构”三大主题展开交流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提出“项目驱动+虚拟仿真”教学模式,拟通过校企联合开发实战案例库,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;人工智能教研室聚焦“生成式AI辅助教学”,探索智能工具在个性化学习、课堂互动中的应用场景;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则计划构建“课赛融通”体系,将学科竞赛、创新创业项目嵌入课程教学,激发学生创新潜能。
与会人员一致认为,课堂教学创新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,注重“思政引领、技术支撑、成果转化”三位一体协同推进。会议明确,学院将成立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组,分阶段推进。
李敏在总结中要求各专业负责人压实责任,制定具体实施方案,将研讨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。她强调,要建立“动态监测+成效反馈”机制,定期组织创新案例分享与评优活动,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,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