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文、图/李敏)新学期伊始,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以AI技术为支点,推动教学模式的革新与教学质量的跃升。通过智能工具深度融入课堂、教学模式向“以学生为中心”转型、教师数字化能力全面升级,学院正构建起高效、个性、创新的智慧教育新生态。
智能助教激发自主学习,课堂效率显著提升
在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》课程中,蒋强书记依托智谱清言大模型,打造了单片机课程专属智能助教平台。课堂上,他演示了如何通过智能体生成程序代码、实时答疑解惑,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开展分层学习。该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,目前已累计收到学生235条积极反馈,如“智能助教让复杂代码学习变得直观高效”


图1学生通过智能助教平台进行代码生成与互动学习
AI驱动编程实践,教学成果可视化
黄果副院长在《人工智能与Python》课程中,引入DeepSeek大模型辅助教学。通过“生成-调试-运行”一体化流程,学生可快速掌握Python编程逻辑。例如,课堂上利用该模型生成的“猜数字游戏”程序,不仅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,更让抽象算法变得生动可操作。课后,学生还可通过模型自主拓展练习,实现“学用结合”。

图2基于DeepSeek生成的Python程序及调试界面
跨学科融合,AI赋能教学创新
李丹老师将AI技术与传统学科深度融合。在师德承诺环节,她展示了基于DeepSeek和Python开发的PDF智能转换工具,以实例引导学生关注AI技术的前沿应用;在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课程中,她通过自动驾驶识别案例和DeepSeek核心算法解析,巧妙引入概率论知识,使理论教学更具实践价值。

图3:DeepSeek算法在概率论教学中的应用演示
数字人+AI工具,重塑课堂形态
秦洪英、李林等教师创新采用数字人技术进行师德承诺,以科技形式传递教育初心,引发学生强烈共鸣。此外,李林老师在《微课设计与制作》课程中,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AI大模型快速生成PPT框架、优化图文排版,并一键生成高质量教学配图。学生感慨:“原本需数小时的设计工作,如今几分钟即可完成!”


图4数字人技术


图5AI辅助PPT制作(右)课堂实景

图6应用大模型生成图片
技术迭代×教育深耕,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
从智能助教到跨学科融合,从数字人到自动化设计,学院教师的多元实践彰显了AI赋能教育的无限潜力。随着“DeepSeek-R1”等工具在Python教学中的深度应用,学生得以通过自主学习攻克编程难题,教师则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,专注于教学设计与创新。

当前,AI正成为教育变革的核心引擎。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,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与公平性,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突破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探索智能教育的前沿场景,为构建“全链路智慧教育生态”提供示范样本,助力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