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加强学生教育管理,落实班级导师工作职责,特制定本办法。
一、组织领导
每学期期末进行班级导师考核,由学院党总支和行政共同领导,由院务委员会负责。考核分为优秀、合格、基本合格、不合格四个等次。
二、考核内容
1.按照班级导师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,检查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。
2.所带学生的学风和遵纪守法的情况。
3.工作精神、工作态度和为人师表的情况。
三、考核方式
1.班级导师考核由定量考核、学生评价考核和学院综合定性考核等环节组成,采取查阅班级导师工作手册、召开学生座谈会、发放学生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。
2.学生的教学及常规管理数据由教务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提供,每学月汇总一次并向班级导师通报。
3.院务会根据量化考核情况和平日表现情况对班级导师进行综合评定,初评优秀、合格、基本合格和不合格。党总支对初评结果进行审核,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表彰。
四、考核评分细则
1.定量考核,考核分按50%计入总分。(具体标准见下表)
序号
|
考核项目
|
考核标准
|
1
|
班级学习成绩
(20分)
|
各科平均补考比例<5%,单科最高补考比例<10%,得20分;
各科平均补考比例<10%,单科最高补考比例<15%,得16分;
各科平均补考比例<15%,单科最高补考比例<20%,得12分;
各科平均补考比例≥15%,或单科最高补考比例≥20%,得8分。
|
2
|
班级课堂纪律
(10分)
|
课堂投诉<10次,得10分;课堂投诉<20次,得8分;课堂投诉<30次,得6分;课堂投诉≥30次,得4分。(课堂投诉指任课教师或教学检查领导发现学生上课睡觉、打瞌睡、使用手机、讲话、值日学生不履行职责等影响课堂秩序行为,并告知教学管理人员的事件。)
|
3
|
班级常规管理
(10分)
|
认真指导助理班主任的工作,按时完成各项任务,得10分;参加班级导师工作会无故缺席1次扣0.5分,上交材料不及时1次扣0.5分。
|
4
|
班级学生违纪情况(10分)
|
班级无违纪事件,得10分;学生受警告以上处分每人次扣2分;受学校通报1人次扣1分;受学院通报1人次扣0.5分。
|
5
|
班级学生过级情况
|
班级学生达到学校下达的过级率指标要求,每超过1个百分点加0.5分;未达到学院规定的过级率,每少一个百分点扣0.5分。
|
6
|
班级学生获得专业资格认证情况
|
学生每获得一项专业资格证书加1—20分。
|
7
|
班级学生在各级比赛中的获奖情况
|
参加省级比赛获奖,每人次加5分;校级比赛获奖,每人次加3分;院级比赛获奖,每人次加2分。累加最高不超过20分。
|
8
|
班集体评优情况
|
校、院级先进班集体、优秀团支部、优良学风班分别加10分、5分(同一班级不累加,取最高分)。
|
9
|
班级特色活动情况
|
指导班级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,并在学校中有一定影响的,每次加2分。
|
10
|
班级学生缴纳学费情况
|
学生欠费控制在应缴费总额的2%以内,加5分;在2%以上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扣0.5分。
|
2.学生评价考核(考核分按50%计入总分)
序号
|
考核项目
|
考核标准
|
1
|
工作责任心(10分)
|
强,计10分;较强,计8分;一般,计6分;不强,计3分。
|
2
|
是否关心同学的学习生活,经常找同学谈心,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(10分)
|
较好,10分;良好,8分;一般,计6分;较差,计3分。
|
3
|
了解同学的程度(10分)
|
对班级大部分同学比较了解,计10分;对班级部分同学比较了解,计6分;只了解个别同学,计3分。
|
4
|
召开周前会(班级会议)情况(10分)
|
每周组织召开且内容丰富、有教育意义,计10分;10次以下或10以上但内容空洞,计6分,没有召开过班会,计0分。
|
5
|
是否经常走访学生宿舍(10分)
|
平均每周1次或以上计10分; 平均每周不到1次计5分;未到过学生宿舍计0分。
|
6
|
学生对班级导师的综合满意度
|
满意,加10分,比较满意,加5分,不满意,计0分。
|
注:以上量化考核将作为学院考核小组进行定性考核的重要依据。
3.学院综合评定标准
优秀:85分以上;
合格:70—84分;
基本合格:55—69分;
不合格:54分以下。
五、班级导师的津贴发放
1.班级导师绩效津贴标准为:200元/班·月(按10个月计,共2000元/班·年),每学期经考核发放一次。
2.班级导师绩效。考核合格:200元/班·月。考核优秀增加50%;考核不合格班级导师绩效津贴减少50%。
3.班级导师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(学生投诉、学院检查严重不负责任等),学院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行政、经济处罚。